作者:郭文培
發布時間:2019-12-13
瀏覽次數:
提起水泥,大家腦海中可能會有汽車駛過塵土飛揚的畫面,加之工作人員事前給每位前來采訪的記者發放帽子,記者們可謂做好了心理準備。然而,采訪團來到蕪湖海螺集團白馬山水泥廠,卻感受了另一番驚喜,藍天白云映襯下,紅色的廠房宛如莊園,使人心曠神怡。
12月8日,“制造業高質量發展”網絡主題活動采訪團走進安徽,近距離揭秘世界500強企業海螺集團的成功秘訣。

圖為高登榜介紹海螺集團
“在全國3373家水泥企業中,如何做強龍頭企業?海螺集團黨委書記、董事長,中國水泥協會會長高登榜表示,水泥行業的終極目標是走向環保產業,生產環節的智能化、信息化、綠色化是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優勢。
從原寧國水泥廠1978年組建,海螺集團伴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步伐,走過了一條從無到有,由小到大的快速成長之路,創建了富有特色的海螺發展模式。先后建成了我國第一條日產5000噸新型干法水泥熟料國產化示范線、第一套利用水泥窯協同處置城市生活垃圾系統,第一個水泥窯二氧化碳捕集純化項目,第一個全流程智能化水泥工廠等,成為我國水泥行業的領頭羊、產業結構調整和節能減排的排頭兵。
“這是世界首條水泥窯煙氣二氧化碳捕集純化項目(CCS),年產二氧化碳產品5萬噸。”白馬山水泥廠副廠長劉宏偉介紹,水泥窯煙氣經過水洗降溫、脫硫、二次水洗,去除氣體中粉塵等雜質后,在吸收塔內被吸收劑吸收形成富液,加熱解析出95%純度的二氧化碳,再壓縮精制純化,加工精餾后達到99.9%工業級純度和99.99%食品級純度的二氧化碳產品,可實現碳“變廢為寶”。
據了解,該項目由海螺集團與大連理工大學聯合研發,投資5500余萬元,于2018年10月22日開始運營。項目首開捕集工業二氧化碳之先河,對水泥行業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做出重要貢獻,對推進我國乃至世界水泥工業節能減排發揮出了引領示范作用。目前,白馬山水泥廠正在積極謀劃二氧化碳產品轉化,年產3000噸的干冰項目正在緊張建設中,建成后能夠大大提高二氧化碳產品附加值,為CCS項目的全面推廣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。
海螺首創的利用水泥窯協同處置城市生活垃圾技術,獲得聯合國全球可再生能源領域最具投資價值獎“藍天獎”,目前已在全國20個省市自治區和海外成功推廣106個環保類項目,已建成36個利用水泥窯協同處理生活垃圾項目和固危廢處置項目,規劃項目全部建成后將形成年處理生活垃圾1062萬噸、固危廢443萬噸的處置規模。
隨后,記者團來到海螺集團礦車無人駕駛項目控制中心。“你們看到的都是礦山原有的材料,我們就地取材,一邊開發一邊保護。”礦山分廠廠長楊海艦介紹屏幕上實時傳來的作業情況,礦車無人化可實現24小時全天候的不間斷作業,大幅提高車輛運力與工藝生產線的生產效率、降低人員安全風險、減少礦卡設備配置。系統的駕駛行為經持續的大數據學習而不斷優化,從而達到最低能耗和胎耗,進一步降低運營成本。
“生產流程做到先進,企業就可以做到先進。”高登榜表示,未來,海螺會一如既往的踐行綠色發展理念,做高端優質水泥,解決當前產能過剩、資源浪費、有害氣體等遺留問題,從而做大做強綠色經濟。
資料顯示,海螺集團已連續15年入圍中國企業500強,2019年海螺以284.99億美元的營業收入躋身世界500強第441位,成為安徽首批進入世界500強的本土企業,名列2019安徽省百強企業榜單首位。在2019年11月30日揭曉的第十三屆中國品牌價值500強榜單上,“海螺”以865.66億元的品牌價值位列第50位。預計到2019年底,集團總資產將達2233億元,營業收入將達2200億元。